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新华社海南文昌3月12日电(记者陈凯姿、宋晨)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…

新华社海南文昌3月12日电(记者陈凯姿、宋晨)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。

2024年11月30日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首发成功。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一号发射工位,是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的适用工位。其高度达83米,采用模块化钢结构设计,并首次采用地面导流锥双向开展地面排导喷水,实现降温降噪。火箭远距离测发控方式、改进型“三垂”测发模式,让一号发射工位具备了“7天发射、7天恢复”的快速测发能力,可满足未来高密度发射需求。

据介绍,此次任务是商业星座公司和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协同运作,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成功开启新的应用实践。目前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。

据了解,长征八号是我国新一代中型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,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,可支持单星或多星发射,具有性价比高、安全性能优良的特征,能满足中低轨道高密度发射需求,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射的重要力量。千帆星座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。国家航天局作为商业航天行业管理部门,全力保障了本次任务安全顺利实施。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12日凌晨,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,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“一箭十八星”方式,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已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3月11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3月11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

3月11日在海南文昌拍摄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。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

【责任编辑:马俊卿】

 

 

 

 

 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“技术标准+管理制度”规范人工智能发展

“技术标准+管理制度”规范人工智能发展

近日,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标识办法》),自9月1日起施行。 生成式人工智...

科企竞逐新技术以防AI“越狱”

随着人工智能(AI)技术的快速普及,新的安全漏洞和“越狱”方法层出不穷。这让黑客更容易滥用AI系统,实施网络攻击、传播不...

AI、机器人、语音助手:中国银发族的养老“新朋友”

新华社上海3月13日电(记者唐斯琦、刘艺炜、袁全)89岁的滕泉大高举手机,向屏幕发问:“‘小鲸鱼’,我的股票还能涨吗?”...
新一代智能终端再造万亿级市场

新一代智能终端再造万亿级市场

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《经济参考报》3月14日刊发记者吴蔚采写的文章《供需两侧发力 新一代智能终端再造万亿级市场》。文...

“综合金融+科技赋能”双轮驱动 平安租赁实践经济高质量发展“双向奔赴”
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。在今年两会上,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...
返回顶部